文学传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吉恩·克里根作品集Ctrl+D 收藏本站

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雷蒙·钱德勒在1950年的短篇小说集《找麻烦是我的职业》(TroubleIsMyBusiness)中写道:“法律是人们为了争权牟利而将之玩弄于股掌之问的东西。大街上黑暗一片,比黑夜还要黑。”这样的描写无疑是《致命怒潮》中爱尔兰社会的生动写照:在爱尔兰的府都柏林,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风平浪静,甚至是歌舞升平,其实,种种见不得人的罪恶正在发生。四十二岁的银行老板兼房产投机商埃米特·斯威特曼在家中被杀,鲍勃·泰迪在探案的过程中发现,此案与多年前的一起枪杀案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就在他们努力查找真相的时候,与斯威特曼关系密切的房地产开发商肯尼迪又在公寓的地下车库里毙命。泰迪的上司认为,肯尼迪是谋杀斯威特曼后畏罪自杀,泰迪却认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通过斯威特曼的手机通话记录,泰迪锁定了此案的关键人物,但在接下来的调查中,他遭遇了重重阻力,警方高层突然决定,斯威特曼案到此结束,似乎有意在隐瞒着什么。

都柏林在爱尔兰语中的意思是“黑色的池塘”,是由于在这里入海的利费伊河带来了威克洛山的泥煤,把都柏林港内的海水染成黑色而得名,而小说中都柏林的司法系统似乎就是一个鱼龙混杂的黑色池塘,充满了肮脏的东西。

老牌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编辑比尔·布福德(BillBuford)在1983年出版的一期美国小说特刊的引言中说:“美国似乎出现了一种新型小说,这是一种怪异的而又令人难以释怀的小说。它不仅不同于英国当F的小说,和通常的美国小说也大相径庭。”布福德此处所说的“新型小说”指的是卡佛的小说,因为他的作品普遍具有关注美国蓝领阶层生活状态的特点。从外表上看,这类小说讲述的是那些住在没有装修、租金低廉房子里,大白天看电视、读廉价低俗小说或者听乡村音乐的人物的悲剧人生,与现实主义有相似之处,但其叙事手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有着显著的差异。评论家给这类小说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如“新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高度写实主义”、“照相现实主义”等等,而布福德则称它为“肮脏现实主义”(DirtyRealism)。那么,借用这个术语,《致命怒潮》这部小说似乎也可以归入这个范畴,因为它描写的对象不是言语斯文、彬彬有礼、衣冠楚楚的公司白领和社会精英阶层,而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各色人等;它真实地反映了都柏林地区贫民、警察、小偷的实际生活;它以忠实反映现实的原则再现了都柏林这座大都市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可以说,小说中虚构的社会现实是真实世界中爱尔兰社会的一种映射,都柏林人甚至整个爱尔兰人完全有理由对国内的现状感到愤怒:其一,从2008年起,爱尔兰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连续3年呈现负增长,下降幅度为7个百分点:失业率居高不下,2010年9月,失业率已达到1995年来的最高值13.7%,平均每8个人中有一个人失业,民众被迫勒紧裤腰带艰难度日。昔日的“凯尔特之虎”成了“病”;其二,2009年,爱尔兰天主教会爆出丑闻,该国天主教教堂及其所属的技术学校、少管所、孤儿院等救济机构,虐待儿童达六十多年,共有三万多名儿童受到精神、身体以及性虐待;其三,政府机构中任人唯亲,司法制度在权贵们眼里是可以玩弄的东西;其四,社会上暴力事件频发,爱尔兰因枪支引发的凶杀案数量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五倍;其五,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整个金融市场几近崩溃。爱尔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种种矛盾已经严重激化,民众对银行家以及其他社会特权阶层心怀不满。

爱尔兰是一个拥有600年讲故事传统的国度,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文学大家,如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巴特勒·叶芝、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乔治·萧伯纳、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塞缪尔·贝克特、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芬尼根守灵夜》和《尤利西斯》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等,现当代著名作家则有弗兰克·奥康纳(以其名字命名的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是世界上奖金最为丰厚的短篇小说奖)、科尔姆·托宾(两部长篇小说《黑水灯塔船》[TheBlackwaterLightship,1999]和《大师》[TheMaster,2004]先后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长篇小说《布鲁克林》[Brooklyn,2009]获得2009年度布克奖提名,并获得科斯塔年度小说奖)等。这些作家往往关注社会现实和底层人物的生活,并注意吸收其他文学大师和思想流派的营养,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

爱尔兰当代作家、记者吉恩·克里根也正是延续了这样的传统。在都柏林北部郊区卡布拉出生成长的吉恩对这个城市怀有深厚而复杂的情感。爱之深则责之切。在从事小说写作之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吉恩·克里根就开始撰写政治时评方面的文章。作为一名资深记者,他为爱尔兰著名新闻月刊《麦吉尔》(Magill)、报纸《星期日独立报》(SundayIndependent)等知名报刊撰写政论文章,并分别于1985年和1990年两度获得“世界杰出记者”(WorldJoumalistoftheYear)称号。通常而言,一名作家要完全再现一件事情、一个现实的原貌是不可能的,但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可以通过一种隐喻、另一种现实,把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所感所想通过作品传递出来。吉恩·克里根的作品主要包括罪案小说《午夜唱诗班》(TheMidmghtChoir2007)、《小罪犯》(LittleCriminals.2008)、《黑暗都城》(DarkTimesintheCity,2009)、《致命怒潮》(TheRage,2011)以及纪实文学《绝对真相》(NothingButtheTruth,1990)、《向一切告别:豪伊时代的纪念品》(GoodbyetoAIIThatASouveniroftheHaugheyEra,1992)、《重案:罪与罚实录》(llardCases:TrueStoriesofCrimeandPunishment,1995)等,其中《黑暗都市》获2009年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金匕首奖提名,《致命怒潮》获2012年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金匕首奖。

黑色小说的主角不是侦探或警察,而是某个罪犯的受害者、犯罪嫌疑人,甚至是犯罪分子。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包括以下类型:容易受骗的人、命中注定没有好下场的男人、勾引男人的女人、疯狂的杀手、被诬告以及运气不好的人。和硬汉小说、哥特小说等一样,黑色小说也偏重象征手法的运用,往往利用黑暗与光明、疯狂与理性、天堂与地狱、罪孽与救赎等的强烈对比,彰显出人物和世界的双重性和对立性。典型的黑色小说的主角常常是和黑暗腐败的法律机关、政府部门打交道,因为双方都不具有正义性,到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在《致命怒潮》中,反方是亡命之徒文森特·内勒及其同伙。文森特刚刚出狱,便与哥哥诺埃尔定下了一个胆大包天的抢劫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打探、威吓、要挟,内勒兄弟和同伙顺利劫持了押款车,轻易将巨款收入囊中。但兄弟俩万万没有料到,停放在老修女莫拉·科蒂家附近的那辆绿色轿车已经泄露了他们的行踪。根据莫拉提供的线索,警方伏击了劫匪,诺埃尔在与警方的冲突中丧生。文森特为人狠毒冷酷,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唯独和相依为命的诺埃尔手足情深,哥哥的死让他痛苦乃分。小说中代表正义的一方是有着多年办案经验的探长鲍勃·泰迪。鲍勃和妻子格蕾丝离婚已有四年,但两人依然藕断丝连……只要格蕾丝同意,鲍勃还是会在她那里过夜。他有几个酒友,人人都有着自己的烦心事:詹姆斯·斯尼德的外孙奥利弗一年半之前被人杀害了;惯偷威廉·特里克西·迪克森的儿子克里斯蒂正在监狱服刑;老修女莫拉·科蒂整天神叨叨的,活在过去的记忆中。泰迪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义的化身……虽然他办案时充满激情,对朋友忠心耿耿,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即如果他觉得能够带来相对公平的结果,他也会说谎或者做伪证。

《致命怒潮》曾经获得2012年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金匕首奖,评委团在颁奖时说,“这是一部写作功底扎实、层次丰富的黑色惊悚小说,在写作风格和情节节奏的控制上具有过人之处。对正处于经济萧条期的都柏林的描写丝丝入扣,让人时时感到威胁和危险。”都柏林作为故事发生的大舞台,形形色色的人……富翁和贫民、警察和劫匪、狩猎者和猎物……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或惊险或惨烈的戏剧。吉恩采用多线并行的叙述方式,将众多登场人物和故事线索有条不紊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情节的发展惊心动魄,都柏林众生百态的生动画卷栩栩如生。吉恩·克里根用一个作家的凝重笔触和政治评论记者独有的敏锐眼光,揭示了爱尔兰民众遭受经济衰退后的苦闷、愤怒与迷惘,真实描绘了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在现实世界中遭遇的种种阻碍与无奈,以及良善之士始终不懈的挣扎与坚持。

钱德勒在《找麻烦是我的职业》的“自序”中说,“作家不可能讨好所有人,也没有作家会尝试如此。……推理小说是一种不需要沉埋在过去阴影中的写作,也不须对古典崇拜忠心无二。虽然现在活着的作家很难写出比……《包法利夫人》更辛辣的社会评论……比《战争与和平》或《卡拉马佐夫兄弟》更波澜壮阔的景观,但是设计出比《巴斯克维尔猎犬》或《丢失的件》更合理的推理小说应该是不难的事。实际上,没有所谓的犯罪或推理‘经典之作’,一本也没有。……至今还没有一部推理小说或故事达到那个境界,接近标准的也是风毛麟角。”吉恩·克里根的《致命怒潮》是朝着犯罪或推理小说“经典之作”这一伟大目标的一次努力,至于成功与否,自有读者评判。

  • 背景:                 
  • 字号:   默认